当前位置:首页 > 心情随笔 > 正文内容

夜读 | 人生下半场,请置顶这四种能力

admin2年前 (2023-04-02)心情随笔164

超哥分享网

202212031670072829100470.jpg

周国平曾说:“到了一定的年纪,总要学会与周遭的一切和平相处。”

岁月无情,犹如刻刀,而智慧的人,懂得如何运用这把刻刀,雕刻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学会置顶以下4种能力,把人生下半场过得明媚从容。

免疫力
人生下半场,免疫力是最大的竞争力。
大儒梁漱溟先生经常一大早就出门锻炼,去北海公园慢跑、打拳。
在读书写作的间隙,他也会搁笔活动一下筋骨,一丝不苟地做伸腰、蹬腿等运动。
他饮食节制,坚持定时少量、食不过饱的原则,从不大吃大喝。
健康的生活习惯,让他在90岁高龄时,仍能声音洪亮地登台讲课。
人生是一场超级马拉松,拼的不是开始时谁更快,而是看谁的耐力更持久。
健康饮食,善待身体,疾病就难以侵袭。坚持锻炼,你脚下的每一步路,都是在逃离疾病与衰老。
有一个规律的生活和一副好的体魄,我们才能扛住生活的捶打,从容应对世事的刁难。
稳的能力
做事稳得住的人,不管面对什么局面都能处变不惊,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一个人聪明不稀奇,难得的是行事稳。
有句话说的好: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面对人生的各种变化,有人瞬间慌神,有人从容应对,有人抱怨连连,有人积极生活。
究其根本,其实正是:不同的心态,造就不同的结果。
不管遇到什么坎坷,你越慌乱,就越容易出错,你越冷静,才越容易找到出路。
人这辈子,只有摆正心态,稳住自己,扛得住事,才能让生活保持井然有序,终能等到“关关难过关关过”的美好结局。
稳,是一种靠谱,一种心安,更是一步步踏实付出的历练。遇事稳得住,则不惧,不慌,不乱,如此才能安稳渡过生活坎坷。
钝感力
生活中你是属于这样的人吗?
工作中,别人的一句轻巧巧的话,甚至一个微表情,你脑子里却已经翻江倒海,联想、脑补了各种可能,质问了自己无数遍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平时走在路上,也总感觉大家都在盯着你,总怕自己出岔、露糗,结果越紧张越出错。
殊不知,你的脑海里那些忐忑不安,一切不过是你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假象,其实大家根本无暇注意你。
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所以,收起你敏感的触角,不乱想、不猜想。
当你放下了别人的目光,也就拔下了心上的刺。
认知力
杨绛先生曾收到一位年轻人的来信,信中多是抱怨社会浮躁、人心难测。
杨绛看完后回复道:“你主要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一个人读书的次数,决定了认知的高度。认知的层次,决定了处世的高度。
前行的路上,与其随波逐流,不如静下心来去读书,提升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大脑。
勤读书:给大脑充电,打破思维局限,遇见更好的自己。多记录:将书中所学所得记录下来,及时补充知识盲区。常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和过去的自己对话,反省自己的不足。

读书的意义,大概正是:让你哪怕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说明:本文由超哥分享网(drc1688.com)旗下超哥博客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合作。

本文链接:https://drc1688.com/boke/?id=642

标签: 夜读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看遍万千院子,还是中式最美

看遍万千院子,还是中式最美

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式院子古人便乐于营造庭院,筑虚室数楹,以木槿作篱,结秋茅为亭。想要一个庭院,一个专属自己的中国院子,夏天的夜晚摇着羽扇乘凉,冬日赏梅看雪景,秋夜抬头望月,春有百花怒放。竹荫里种树栽花果,清池边择荇浇蔬菜,搜奇峰为腹稿,垒土石为假山,引清流为圆池。无绿植不成园,古人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

你好,10年

你好,10年

友情提示:一个人的网领也是品行的见证,大家多与网龄在10年及以上的人交朋友,十年如一日没换手机号的人群,是做事靠谱久经风雨考验的人。点击查看更多详情》》...

中国人,都把日子过反了!(看完深思)

中国人,都把日子过反了!(看完深思)

为什么说现在很多人过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了:生活迷茫,作息紊乱,好像也一直在忙,但是压力却越来越大了......人生过了大半之后才意识到:原来,中国人,都把日子过反了!01孩提时代,应该怎么过?孩提时代,应该以玩为主,通过玩游戏来认识世界,锻炼体质和意志力。然而,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多少小...

群主心得(12.14)

群主心得(12.14)

如果我给大家说一个很不起眼的免费App截止目前给我带来了294元收入有人信吗(其实信不信无所谓只要是真的就行)?说实话刚开始我也不太信,因为每次提现都是几块,十几块的多一些,但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如今不知不觉已经累计提现294了(不信的我把提现记录发一下自己可以数,有可能是我数错了),在这里再次感谢这个...

夜读 |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认知相同

夜读 |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认知相同

认知,是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真正舒服的关系,需要认知相当曾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跟不同认知层次的人能够成为朋友吗?”底下很多人回答:没必要跟不同认知层次的人混在一起。认知不同,不必强融。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和那些自我认知水平相当的人在一起,会感觉最舒服自在,最有在家的感觉。有的人感到孤独,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