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没有目标感,最多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一个人真正的目标感,在于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有人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但在生活中,不少人有“目标”,却没有“目标感”:想利用假期发展一下兴趣爱好,结果一到假期就睡到中午…缺失的目标感,才是制定了目标却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目标感的核心,不是“目标”,而是“感”,就是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能以此为行动指引。
拥有目标感的人,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意志坚定地往前走。目标不等于目标感。在职场中,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目标感”的,特征有二: “愿望导向”,就是制定目标时只会以自己想象中的美好生活为参照,却不顾自己在现实中真实需求,制定的目标并不能解决当下最重要的问题。 “现实导向”,就是制定目标,以自己的现实情况为基准,力图解决自己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说,习惯按照“愿望导向”设定目标的人,都是以别人的生活为参照系,把别人的生活,套用在自己身上。很多人制定的目标不能成功,往往就是连这最基本的一点都没做到——只有空泛的口号,缺乏细致的行动方案。一旦没有执行性,所谓的计划,也只是纸上的一行文字。没有目标感,你所设立的所有目标都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你总是在无奈中被迫选择,一步步走向更无助的境地。村上春树是日本为数不多的高产作家,从29岁的第一本书《且听风吟》到2017年的《刺杀骑士团长》,仅长篇小说就有14部之多。他每天凌晨四点左右起床,不用闹钟,因为生物钟自带闹铃属性,到点了就起床,立即开始工作。写上5-6小时,到上午十点为止,每天写十页,每页四百字。写了八页实在写不下去怎么办?逼自己写满十页,像刀架在脖子上那样。每一次拿起笔来,并不要下很大的决心,而是作为一种日常,固定要完成的事情,把它做完而已。同样的事情,比如跑步,他跑了30多年,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常常高估自己完成目标的决心和行动力,却总是低估自己的惰性和拖延症产生的影响。你羡慕的生活里,都有你吃不了的苦。很多人了解到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执行之后,常常会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身边那些目标感差的人,本质上不是缺目标,而是无法排除情绪性感受对自己的影响。他们习惯用感受去评判一个人、用评价去定义一件事、用是非去论断结果。想想你身边那些经常抱怨别人如何不好,且一事无成的人,你就明白原因了。而真正目标感强的人也有三个关键词:目标、方法、行动。目标感强的人,本质上不是有目标,而是永远处在3个状态:定目标、想办法、马上干。有的人永远停留在“只想不做”的状态,而有的人永远都在前行的路上。这才是最大的区别。让我们来看看,真正具备目标感的人是怎么样的,比如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扎克伯格曾在演讲中说,自己创立Facebook的目标,不是为了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而是为了连接更多人。所以,在不少财团挥舞着支票,想以数倍估值买下他的公司时,他拒绝了。几乎所有管理层都在一年内走光,顾问们告诉他,如果他不同意,会后悔一辈子。但正因为扎克伯格所拥有的那种目标感,让他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愿意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代价。他咬牙拒绝了白花花的银子,忍着被全世界不理解的痛苦。最后终于把Facebook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网站,真正做到了“连接更多的人”。从这三步做起,一点一滴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充满目标感的人。如果不实现这一年感觉就白过了,并愿意为之付出代价的,那么,这就是你这一年真正的目标。拿出笔来,写下一大串目标,看起来很简单,但最难的是,你要正视自己的内心,找出自己最想完成的目标。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得到什么,必须舍弃点什么。取舍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你蜕变的关键。早点想清楚自己可以放弃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谓的目标分解,就是把大目标分解到一个你保证可以彻底完成的小单位。举个例子,假如你的计划是多读书,那规定自己每天读书1小时可能不太现实,因为你没办法保证自己每天都能读1个小时书。如果1小时不行,那就40分钟、30分钟…哪怕15分钟也好,但一定是你能保证自己能“彻底完成”的任务量。千万不要因为每天15分钟的阅读时间而不好意思,每天都能坚持完成一件事,哪怕再小,时间长了也会有效果。别管自己一开始做的事情有多小,只要你开始做了,就会像斜坡上滚下来的雪球,慢慢就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