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建言不宜禁放鞭炮,利国利民之大好事
从现在开始算,再有一个来月就过年了,而最近有条人民日报的旧闻又被媒体重新翻出来。
本是一条两年前的旧闻,如今在这个时间段拿出来说,再配合之前国家发布防控二十条以及刚出台的新十条,想想是不是挺有深意的。。。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大致的理由如下:
1,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容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2,烟花爆竹的制作原料是纸张、树木、化工原料、以及燃料和细砂等,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3,街头巷尾的鞭炮碎屑需要人清理,会增加人力负担等。
四叔才疏学浅,目前能想到的就这三条。
那为什么现在又开了口子呢?
很简单,“禁放令”没有一条能站住脚!
第一条“污染环境”说,所谓的烟花爆竹的燃放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和金属微颗粒等物质,会造成空气污染指标严重超标。
试问,就现在这些烟花爆竹能释放多少二氧化碳、能产生多少污染物?一说这,很多地方小型加工厂的老板都会笑而不语了,拿这当理由,真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第二条“浪费资源”说,就更属于无稽之谈了,要是说浪费的话,那以后我国的烟花就禁止出口好了,这不是拿自己家的资源便宜老外吗?
第三条“清理困难”说,貌是如今的清扫大多用的是清扫车,就算清洁车到不了的小街小巷,出动个把人还是没什么大问题吧,清洁工不就是干这工作的吗?当然,没有半点歧视环卫工人一说,本人很尊敬他们,但工作就是工作,别拿道德大棒来打人。
还有诸如,容易引发火灾这类的,但大多易发生在老旧房屋,毕竟我们还有消防员来保障安全。
其实上述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下面三点来得重要:
第一,国家逐渐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感受不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氛围了。以前过年,家家户户都有放烟花,看春晚,包饺子的习惯,如今回头看看,还剩下什么?相比于各种洋节日对年轻人的侵蚀,我们还剩下什么?
第二,大疫三年,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民族都在奋力抗争,人民情绪近乎处于一个崩溃的临界点,正需要一些主动地、合理地释放,民众需要“冲喜”,国家也需要“冲喜”,燃放烟花炮竹则是最适当的需求。
第三,巧妙的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岗位。能进厂的进厂,能扫地的扫地。小商小贩还可以挣点养家糊口钱,为当地政府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我们的国家考虑问题逐渐趋于成熟,之前一些不合理的政策也会逐条改进,可喜可贺。。。